您所在的位置:组织建设案例中心 > 详情

科协系统优秀工作案例 | “集智攻关”科学布局专业智库体系

来源/作者: 中国科协网

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科协整合优势资源,按照“自愿合作、考察评审、审核批准”程序,在一批既有决策咨询基础,又有中长期、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潜力的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中,设立了20个专业特色明显、自然科学领域、半实体化的专业智库基地。

几年来,这些专业智库基地发挥“集智攻关”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产出各类决策咨询成果600余篇,超1/3的成果被中央单位、北京市领导、北京市相关部门批示或者采纳,成为首都新型科技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智库基地研究领域覆盖通信技术、科技情报、智慧农业、公共卫生、集成电路半导体、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科普政策等首都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方向。

为了健全智库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智库的专业性,北京市科协要求各个智库基地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行业领域内知名专家担任。通过首席专家的设立,智库很好地吸引凝聚全国范围内本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参与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建设。

除此之外,各个基地在基本运行管理制度基础之上,陆续建立智库工作委员会、基地理事会决策议事制度、专报征集机制、选题决策机制等维持智库健康运行。

各基地还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机制,面对突发热点问题,发挥基地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优势,形成一批快速响应、专业视角、操作性强的问题建议。

建体系、育人才、出成果

为了转变过去单一的成果导向,北京市科协印发相关管理办法,在统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指导各个智库基地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管理办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发挥智库基地特长优势,广泛吸收专业人才,建设开放型基地。

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还需要研究力量的支撑。为此,北京市科协鼓励智库从单一的做课题转变为整合研究项目,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活动,以此来吸引汇聚各方专家,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同时,北京市科协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一对众”“一对一”等形式的培训或辅导,引导科技工作者从调查研究中增强提炼问题的意识,增强与理论对话的意识,培养出一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决策咨询队伍。

在创新研究方式上。北京市科协通过智库设置“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工作模式。每个基地确定一个研究主攻方向,设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同时开展大量自主选题、追踪式研究,推动智库基地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显其能、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协还建立了成果挖掘机制。鼓励智库基地挖掘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从中找亮点、做对比、提问题,深度转化成为决策咨询报告,赋予束之高阁论文报告新的决策咨询价值。

再就是创新“交往圈子”。过去,北京市科协往往是“自己干”, 现在已转变为主动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合作。他们广泛联系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北京市科协九届常委会决策咨询委员会、高校和研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建立专家库,邀请专家们深入参与确定选题、课题评审、成果转化等环节,共同参与智库建设。

科学决策服务区域发展

随着决策咨询质量的提升,北京市科协决策咨询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部门的关注。而且北京市科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努力发挥智库在服务首都区域发展、社会治理、重点工作等方面的作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市科协迅速发挥智库基地的优势,2020年春节期间就上报10余篇专题建议,到五月份已上报专题政策建议百余篇,10篇被中央相关部门、北京市领导采纳或批示,为科技战“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科技冬奥”的工作中,北京市科协举办“科技赋能 助力冬奥”主题研讨会,邀请冬奥组委技术部及相关项目成员与各智库基地代表面对面交流,助推北京市科协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专业智库基地与北京冬奥组委项目组就“关于做好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地图服务的建议”达成合作。此外,还有多份来自智库基地的咨询建议得到相关领导的批示。

冲冲冲.png

2021年6月“科技赋能 助力冬奥”智库研讨会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科协还调动智库资源向区科协下沉。例如,北京市科协与通州区政府签订了2022年度合作意向书,将通州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和北京市科协现代农业专业智库基地资源进行对接,后续还将开展“智库专家通州行”活动,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