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组织建设案例中心 > 详情

科协系统优秀工作案例丨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

来源/作者: 中国科协网

国庆前夕,第17届“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揭晓。至此,这项始于1989年的人才评选已经产生187名科技精英和220多名提名奖获得者,其中有84人成为两院院士。

十多年来,上海市科协将“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荐项目,始终坚持实践标准、长远眼光,不唯地域不拘一格,努力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在人才引进和激发活力上不断探索,汇聚创新合力、策源创新思想,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形成愈加明晰的吸引人才理念。

目前,“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已成为引才引智的纽带,成为倡导并践行发现人才、举荐人才、表彰人才、宣传人才、服务人才,助力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工作平台,成为上海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蓄水池”、高能级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磁吸石”。

2008年,俞正声、邓楠为第十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

“淘金式”高标准评选

“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表彰候选对象由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各基层单位科协,各有关单位、团体等综合推荐,再经过资格审查、专业评审、复评、公示、终评、批准等环节确定获奖者。每年科技精英及提名奖获得者不超过20名(2022年,上海市修订评选办法,名额由各10名增为各20名)。

评选动员采取宣传报道、邮件函询、电话追踪等形式。以第17届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工作为例,在2022年6月15日至7月18日为期1个月的宣传期中,上海市科协通过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上观新闻、文汇报等平台进行宣传,受到公众极大关注。

评选标准始终聚焦上海高水平科技人才高地建设,着眼于候选人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高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业绩,体现出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努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

评选过程紧扣学术性、专业性、民主性、科学性开展。一是在学术性上实行同行专家评议,由主审专家对同一学科的候选人进行主评介绍;二是在专业性上,由院士作为评审专家参评的比例达65%以上;三是在民主性上加强评选委员的专家力量,评审专既包括学术威望高、视野开阔、公信力强的院士专家,又包括能全面把握全市科技工作、人才工作规律的机关干部,还包括科技领域的企业高管;四是科学设计工作流程,既公开组织各单位、科技工作者申报,又做好工作资料、专家信息保密工作。同时全程认真细致做好审核、摘录、汇总工作,确保所有申报信息准确无误。

“阶梯式”培养举荐机制

上海市科协不断完善“英才—精英—院士”的“阶梯式”人才培养举荐机制,将科技精英评选获奖者作为后备院士候选人。同时,在评选走向成熟后,把对科技人才的关注聚焦到青年科学家身上。

2002年,在时任上海市科协主席叶叔华、沈文庆等一批科学家的倡议推动下,“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应运而生,并于2022年更名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选树,主要区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创新”三个类别,旨在聚焦40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助力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更快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领域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其中不乏历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的功劳。目前,已评选出的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中,已有84位当选为两院院士。梳理汇总2015年来4次上海地区两院院士增选结果,近70%的新增选院士曾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表彰。同时,上海市科协推荐部分上海科技精英成为市政协科协界别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参政议政作用。

从定位作用到目标举措,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上海市科协以“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为抓手突出“慧眼识才”,彰显让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魄力和勇气,坚持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沃土,人才举荐示范效应、标杆效应显现。努力构建“塔尖”高层次人才,夯实“塔基”青年创新人才,建立面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主体的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形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的远景规划正在逐步实现。

2018年,李强、怀进鹏为第十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颁奖

“融合式”引领涵养

近年来,科技精英的“磁场效应”凸显,正吸引着全球科技创新人才来沪发展创业,吸引诺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来沪交流研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助力“卡脖子”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上海市科协建立以“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为班底的专家智库,统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注重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拓宽举才荐才渠道,形成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负责人、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各类人才的“蓄水池”。

从畅通人才引进到汇聚高端智慧,从传承优良学风到引领人才涵养,上海市科协发挥“上海市科技精英”评选的“酵母作用”,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优势,把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用好人才贯穿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和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舞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