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表彰 > 人才奖励 > 2014年度届
2014年度科技奖励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2-05 23:21:50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于敏
Yu Min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投身于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氢弹突破中,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研究了热核反应中等离子体过程,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1.png

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                     (俄罗斯)
弗农·道格拉斯·布罗斯                                   (加拿大)
黎念之                                                           (美  国)
菲尔·罗尔斯顿                                               (新西兰)
披拉沙·斯乃文                                               (泰  国)
富兰克·马尔科·佩拉诺                                   (澳大利亚)
尼克·伦格斯                                                  (荷兰)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
Zhores. I. Alferov
俄罗斯
 

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俄罗斯籍,男,1930年3月生。半导体物理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从1990年至今先后担任前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享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等许多国家的院士称号,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推荐。
阿尔费罗夫院士是异质结构物理学的创立者。他于1970年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室温连续运转,拉开了光纤通信大发展的序幕,奠定了因特网以及当代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特别是相关信息及能源技术的基础。同时,他还是低维(纳)异质结构研究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俄科技合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他先后被聘为北京邮电大学首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术大师和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倡导创立并亲自领导了“阿尔费罗夫中俄联合实验室”。在他的引领和熏陶下,中方合作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在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弗农·道格拉斯·布罗斯
Vernon Douglas Burrows
加拿大

弗农·道格拉斯·布罗斯,加拿大籍,男,1930年1月生。燕麦育种专家,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终身教授。曾荣获“加拿大国家勋章”、中国“友谊奖”、加拿大国家公共事业贡献纪念奖等荣誉。由吉林省推荐。
布罗斯教授从事燕麦品种改良与应用研究近50年,在燕麦育种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布罗斯教授与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开展中加燕麦科技合作,传授先进燕麦研究技术,合作育成了11个燕麦新品种,并带动我国其他研究单位育成20个燕麦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弥补了我国燕麦品种的匮乏和不足,提高了我国燕麦生产能力和品质,同时也改善了燕麦种植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
布罗斯教授热爱中国,弘扬中加人民友谊,长期帮助我国发展燕麦事业,促进我国更为广泛地开展燕麦研究国际合作。在他的带动下,我国燕麦科学研发团队不断发展壮大,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推动了我国燕麦产业发展。

黎念之
Norman Nian-tze Li
美国

黎念之,美国籍,男,1932年12月生。化学工程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美国恩理化学技术公司总裁,荣获国际化工著名奖项珀金奖章、国际化工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由中国工程院推荐。
黎念之博士是膜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液体膜技术的发明人,在化学工程、膜科学与技术、表面化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出版专著2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拥有专利50余件,研究成果在化工、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等领域获广泛应用,是引领当代分离科学及膜科学与工程发展的代表性科学家。
黎念之博士30多年来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热心培养我国专家,指导他们在资源、环境、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技术方向、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化工界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介绍和引进先进技术;促成举办了7届中美化学工程学术大会并担任美方主席,促进了我国化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菲尔·罗尔斯顿
Philip Rolston
新西兰

菲尔·罗尔斯顿,新西兰籍,男,1949年2月生。草业科技专家,新西兰国家草地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植物改良研发团队负责人,国际牧草种子组织主席,获新西兰科技奖3项和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推荐。
罗尔斯顿博士在草地农业系统、草地农学、牧草种子学等领域有广泛建树,擅长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难题,是国际牧草种子生产学领军人物。
罗尔斯顿博士自1983年以来参与实施了我国30项草地与畜牧业相关项目,把新西兰等国草地畜牧业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与我国西部地区具体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与兰州大学和贵州省农委等长期合作,解决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土壤改良、品种筛选,草地建植、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诸多技术难题,为区域环境改善、农牧民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导建设了我国南方首个放牧型奶牛场,至今仍为种草养畜的典范。与兰州大学等联合开展牧草种子学研究,推动该领域长足进展。为我国培训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有力提升了我国草业科研队伍水平,并推动和普及了草地农业生产。

披拉沙·斯乃文
Peerasak Srinives
泰国

披沙拉·斯乃文,泰国籍,男,1950年9月生。育种科学家,泰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国际亚洲与大洋洲育种研究协会主席。由江苏省推荐。
斯乃文教授1979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把先进的育种理念、技术和平台引入中国,指导新技术实施和创新育种并大面积推广,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豆类优异资源引进评价与鉴定、抗病虫分子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差距,保障了中国食用豆安全和稳定生产。
斯乃文教授对华友好,先后来华38次,足迹遍及27个省市的上百家单位,与中国农科院、江苏农科院等国内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他提名推荐我国科学家主持、参加多项国际食用豆会议,推举我国多位学者在国际食用豆组织中担任要职,切实提升了中国学者的国际地位。

富兰克·马尔科·佩拉诺
Franco M. Pirajno
澳大利亚

富兰克·马尔科·佩拉诺,澳大利亚籍,男,1939年1月生。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查专家,西澳地质调查局首席地质师,西澳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主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2014年荣获国际矿床领域著名奖项Kutina-Smirnov奖章。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佩拉诺教授长期从事区域构造、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足迹遍布欧亚大陆、非洲、澳洲、西南太平洋群岛,他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填制区域地质图20余幅,主编期刊专辑7辑。他近20年以来致力于中国矿床地质研究,同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及专家密切合作,帮助解决多个理论研究和野外勘查疑难问题,参与重大科学项目,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了中国矿床研究与勘探水平,为我国培养了多位矿床学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在国际上与中方合作发表50余篇科技论文,积极将中国矿床学家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舞台。

尼克·伦格斯
Niek Rengers
荷兰

尼克·伦格斯,荷兰籍,男,1939年11月生。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专家,荷兰国际地球信息科学及对地观测研究院教授,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国际地质岩土工程协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十余部。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近十年来,伦格斯教授结合欧洲理论和经验,与我国科学家合作建立了一套适宜于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体系,产生了巨大减灾效益;还为我国培养了10余名中青年教师,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在他的举荐下,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秘书处转移到中国,并由中国学者担任秘书长和副主席,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为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始建于1941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专门从事癌症治疗、研究、教育和预防的医疗中心之一。该中心目前拥有1.9万名员工,每年接诊11余万名癌症患者,培训专科住院医师1100人。由广东省推荐。
2003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加入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姐妹医院”网络。经过双方长期合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0余名骨干赴美进行培训,提升了该中心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水平;2014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被汤森路透收录成为SCI杂志。双方合作开展了多项临床、转化及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专利4项,共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支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成了国内首家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机构,目前已有11项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诊疗指南所采纳并在全球推广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