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首都学术品牌 学术资讯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3-01-12
1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首都学术专场活动,在新春伊始推出重磅学术盛宴,拉开了今年北京市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的序幕。活动中,青年人才成长、繁荣学术氛围、服务科技创新等成为高频词汇,各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征程上再谱华章。
聚焦“国际化”,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在新发布的202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中,北京位列全球第三,在创新生态指标上显著提升。创新生态的改善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市科协作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积极链接海外高层次人才,如推出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全年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千余项,对于汇集国内外高端科技学术人才资源,提升北京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北京市科协评选出的“2022年十佳影响力学术会议”中,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第二十二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等,均聚焦国际交流,促进学术合作。
其中,承办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的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荣获了首批“北京特色一流学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嵘表示,国际交流让神经科学永葆生机。作为全球脑科学领域的交流盛会,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除了思想火花的碰撞,还把科学家、医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资源打通,共享科技成果,共同促进了领域内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打造更多全球性的学术盛会,有利于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市科协致力于推动首都科技界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链接国际创新资源,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科协贡献。
坚持“前沿化”,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策源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学术交流工作,更加聚焦科技前沿、突出交叉融合。北京市科协正在努力打造科学家精神宣教平台、全链条人才托举平台、前沿性学术交流平台、落地化科创服务平台、社会化协同科普平台、国际化科技交流平台、全媒体科学传播平台。
2022年12月29日,市科协联合新华社北京分社举办的“未来产业展望”活动着眼未来,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同时,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服贸会、金融街论坛等国家级平台,也是市科协擦亮首都学术品牌的重要工作。
另一项被重点打造的学术品牌就是“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2022年,市科协聚焦生物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前沿和交叉领域,遴选高质量学术成果走进6个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了22场活动,300多万人次线上收看,有效推动了创新成果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科研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军鹏介绍,首都前沿学术成果的遴选不仅有前沿的论文成果,还有前沿的应用成果,尽可能地突出首都科技和产业的特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夯实科技创新基石,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在科技创新“无人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方向加大学术交流力度,有利于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推动实现前沿科技突破,未来科技创新的动力必将更加澎湃奔涌。
打造“交叉化”,博采众家之所长
在首都学术专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融会贯通。纵观近十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重大成果,无一不是出于学科汇聚点的。这就需要我们鼓励青年人才多以高水平的团队进行交流合作,以博采众家之所长。”
如何促成学科汇聚,博采众家之所长呢?自然离不开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年数以千场的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为科技工作者拓展了学术圈的人脉,也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带来了更大可能性。
“我很喜欢跨学科的交流平台,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不同学科的人交叉研究问题越来越常态化,希望市科协可以在学术热点和交叉融合领域搭建更多平台,期待更多的学术同行对我们提出新的力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代表胡剑桥表示。
为了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和沟通工作,市科协启动了科协频道线上社群。2023年,科协频道社群将会推出更多贴近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公共服务,构建“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社群生态,建设一个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见实效的“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张莹作为入驻机构代表发言道:“科协频道的学术活动让学术交流的声音更响亮,营造了一种交叉创新的氛围。作为第一批入驻线上社群的学会,我们在‘活动’和‘期刊’板块找到了纳电子集成电路和机器人、脑科学的交叉融合人才,发现了更多的交叉领域创新点。”
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术资源,鼓励开展交叉领域研究,推动交叉学科学会成立,将对于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起到更重要的推动作用。
鼓励“青年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先要加强战略人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自2017年起,市科协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已累计资助培养613名青年科技人才。在首都学术专场活动上,发布了2023-2025年477名青年托举工程被托举人名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沈建忠院士肯定了市科协探索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认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通过导师托举等方式,全方位地给被培养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挖掘其创新潜能,促使他们不断产出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市科协在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尤其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为沈建忠院士的托举人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代表朱奎表示,沈院士经常说“科学没有平坦的路,一定是崎岖复杂的,但这同样也是从事科学工作的内涵所在,希望青年一代能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因此尽管新型抗菌药物研发难度大、周期长,他却依然能够因国家需求所在而前进不止。
北京测绘学会理事长、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伯钢说,最重要的不是三年的托举让被托举人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而是“在这段时间内,托举导师培养了被托举人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及带团队等多项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使得被托举人成长为能独立开展研究并不断自我学习的创新人才、领军人才,为后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之外,市科协还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成长计划,储备优秀青年工程师的后备人才;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办成社会组织办奖的标杆典范,培养了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最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术策源科技创新,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
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科学发展规律证明,学术交流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形成新产业。在打造“首都学术”品牌,提升首都学术交流层次和质量的同时,市科协通过强化创新资源,集成整合和对接转化的基础能力,推动资源要素在服务区域发展、产业创新的发展中释放强大的动能,实现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经济融合、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自2022年9月“千人进千企”行动启动起来,已遴选2100名科研人员作为产业特派员,深入企业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深度对接“科创中国”,建设创新联合体、科技服务团、创新基地等50余家,促成成果签约100余项,覆盖上下游企业400余家,有效推动全国学会资源在京落地转化。与丰台等8个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区一策”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推动10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6个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开展成果发布、决策咨询等服务,将创新资源引入区域发展。
市科协身处首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而学术交流是发挥科协“一体两翼”组织优势,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服务形式。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打造科创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首都学术向国际化、前沿化、交叉化、青年化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学术土壤,是市科协融入“两区”“三平台”建设,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团结引领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北京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孙艳鹏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t.org.cn/art/2023/1/12/art_179_206023.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