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建设 > 详情

常州市科协“三个强化”加快推动人才工作

2023-03-03

近年来,常州市科协不断深化科技人才的引育、服务大局,不断拓展服务科技人才的深度和广度,让服务科技人才第一资源更有力,筑牢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根本,奋力打造“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区域样板。常州“科创中国”试点做法先后在中国科协推进会、长三角院士论坛、市委深改委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强化政治引领,让人才服务更有“温度”。市科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做实“科技工作者之家”,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建实精神之家。深化“人才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行高层次人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组织第七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开展年度科技人物选树活动,举办“强国复兴有我”主题书画摄影展暨征文演讲比赛和第八届公益科普作品大赛,开设“科技道德讲堂”,引导科技工作者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自觉把自身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建实事业之家。通过人才举荐与定向培养,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科技合作与跨界融合,科技志愿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助力科技工作者价值实现。金坛建昌红香芋协会会长蔡冬生被评为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工作者”,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李枫荣获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建实组织之家。加强市级学会、科技社团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以组织创新凝聚价值共识,着力构建以理服人的学术共同体、以德服人的价值共同体、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市科协现有市级学会72家,近年来累计成立行业、园区、企业科协250家,并在科技工作者相对集中的单位建立“基层科技工作者之家”35个。建设服务之家。坚持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和休养考察,定期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学会秘书长联席会、科协委员界别小组会,经常走访慰问基层科技工作者,及时看望救助困难和患病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回应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建议,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解难题,努力营造“家”的温暖。

强化先行先试,让人才创新更有“力度”。市科协抢抓常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新机遇,进一步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三型”组织的动员优势,积极引导国家和省级高端人才资源与本市人才资源结合融合,共同构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开展“学术交流面对面”。推动常州市相关行业和学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省信息化学会等12个国家和省级学会签订合作协议,精准对接、深化合作,提升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创新赋能纺织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品牌层级,承办长三角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会、省青年科学家年会等多个重量级学术论坛和产业峰会,先后邀请32名院士270多名专家来常开展学术交流对接活动,有效提升了常州市学会与产业融合水平。开展“技术攻关面对面”。推动建成金坛区蜂巢能源“常州新能源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创新平台,推进中煤科工等单位在常州市建立科技服务站12家,吸纳全市科技人才320多名。举办3期TRIZ创新方法培训班,120多家企业520余人参加培训,指导解决技术难题70多项。开展“技术经理人入企行动”,遴选24名专家深入企业对接,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3项。开展“项目对接面对面”。依托“科创中国”数字平台面向全球征集技术对接项目,来自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两个领域的11个项目“揭榜挂帅”金额高达3300余万元。全市3家企业和2项技术入选“科创中国”系列榜单,20个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和“科创江苏”专项行动计划,3家单位入选“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开展“科学普及面对面”。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深化“科普邮路”“科普公益课进校园”“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等新模式,稳步推进全域科普。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在常州举行“科普万里行”成果发布会,与常州市科普人才合作推出10场科普报告、制作10部科普视频等“四个10”服务项目。全市现有注册科技志愿者2.97万人。

强化平台建设,让人才成长更有“厚度”。遵循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规律,广泛搭平台、拓渠道、筑生态,助力科技工作者提升创新能力。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与“科创中国”数字平台资源联结,设立服务站点和科创联络员,推动265家创新主体入驻平台,累计征集项目5343个、需求4914个、专家3309名,涵盖输变电装备、生物医药等23个行业,常州市在“科创中国”数字平台得分排名从开始的26位提升至前5位。搭建青年人才储备平台。贯彻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大培养的原则,坚持重条件质量、看发展潜力,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市科协、市委人才办连续三年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共确定培养对象60名,每人资助经费2万元,其中11名同志入选国家和省级培养对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常州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碳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学术交流和对接活动300余项,全市350多家企业、3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同时,组织科技园区、企业参加国际创客周、“科创江苏”线上展示等活动。搭建建言献策平台。遴选80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构建常州科技智库,累计立项软课题240个,向市委、市政府呈报各类建议82篇,其中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1篇。《优化营商环境需要纳税人保护官制度》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批示。以“数字经济”“碳中和、碳达峰”等当前科技热点为主题,每年编发《常州自然科学》期刊6期。(常州市科协)

江苏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cast.org.cn/art/2023/3/3/art_284_208881.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