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4 11:37:03
张滂,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位,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我国有机化学领域直接或间接地输送了大量人才。
张滂
立鸿鹄志 踏学习路
1917年8月,张滂出生在南京,父亲是著名化学史家和教育家张子高先生。张滂幼时深受家庭学术氛围的熏陶,酷爱化学,他希望自己能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教授。
2001年8月1日,张滂贺南开大学化学系八十年贺词
为了心中的大学梦更近一步,经过刻苦学习,张滂顺利被南开中学录取,并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
1939年,张滂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留影
1942年,张滂大学毕业,随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他在物理化学家吴学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丙酮醛的紫外光谱》和《丙酮醛的化学分析》两篇论文。
1944年,张滂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英国政府筛选研究生的考试,成为了赴英留学200名学子中的一员。耗时多月,辗转昆明、印度等地,于1945年11月他才抵达英国。事后张滂回忆道,因为是为了求知识而来,所以路途再苦也会坚持。
到了英国后,张滂被分到了利兹大学,相对于牛津剑桥来说,这所大学并不是十分出名,他暗下决心,之后一定要进入英国最好的大学。
选择专业时,他考虑到物理化学需要较多的数学知识作为工具,而他的兴趣则在于化学转化,最终选定了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化学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以前在国内,实验条件十分简陋,张滂接受的实验训练并不充分。即便是在中央研究所时期,也很难购买到实验所需的进口化学药品,化学实验也因此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张滂脚踏实地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在利兹大学完成有机合成和有机分析实验课的学习。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的小河,张滂和友人荡舟垂钓
在利兹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张滂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这时,一定要进英国最好的大学继续深造的想法又浮现了出来。缜密思考后,张滂大胆决定写信给剑桥大学化学系主任Todd教授(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阐明自己的情况并请他接收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Todd教授同意了张滂的请求,1946年9月他顺利转入剑桥大学。
张滂院士拍摄的剑桥风景
入学后,张滂开始跟随Todd教授开展核酸的有机合成研究,他的论文题目是《有关糖苷的合成研究》,其中“从葡萄糖合成核糖”的分课题让他初步领略了什么是天然产物的合成,接触了一些当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有机反应及其操作,更重要的是对有机合成设计中所要注意的事项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张滂顺利完成答辩,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有幸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满怀激情地开启了为祖国科技事业奋斗的光辉一生。
锐意创新 传承知识
归国后,张滂受聘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开展有机合成教学与科研工作。
1957年,张滂与研究生们先后完成两个系列课题,其中“5-羟基嘧啶”(羟基在五号位的一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一课题是结合核酸的组分探索抗癌活性,对抗癌研究大有裨益。张滂设计的合成路线使这类化合物首次合成成功,这在当时国内外同行中均处于领先水平。
1959年,他翻译了德国费塞尔夫妇合著的《有机化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备受同行和学生的欢迎,对提高全国高等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张滂在开展的维生素B6(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可用于治疗动脉硬化,胆固醇过高等)合成研究时,意外地观察到所用的合成中间体的个别样品在放置时自发地出现了重排。这是此前从未见于文献记录的现象,其形成的缩醛(醛、醇缩合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合中大有用处。张滂立刻带领研究组积极推进这一新现象的研究,最终他们完成了三个合成方法,经证实均能以满意的产率顺利地重排成相应的衍生物。这一新反应比糖化学中德·布鲁因-凡·爱克斯坦(De Bruyn-van Ekenstein)重排反应的适用范围更广。
1981年10月,研究生毕业生与导师和有机室老师们在北京大学合影(前排正中张滂)
80年代,我国天然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取得可观的成果,张滂开始将研究领域聚焦在云南微生物所发现的竹红菌素(竹上共生的真菌竹红菌所产生的一种深红色醌色素)和中山大学化学系发现的柳珊瑚酸(生长在我国南海的柳珊瑚体内,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上。
竹红菌素是一种具有光疗作用的天然苝醌类色素,在医药、农业及材料学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过去对天然苝醌合成的多次探索均遇到困难,张滂等人通过以模型物为对象经18步反应建立起了第一个合成路线,这对之后的苝醌化合物的合成大有裨益。
1987年,张滂(右二)与他所指导的首批获取学位的研究生在北京大学合影
在教学中,张滂总是将自己在英国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无论是文献的查询方法,还是各种研究方法,他都尽心给学生讲解。他对待实验十分严格,学生徐瑞秋回忆,自己以前做实验时常常断断续续,张滂经常亲自指导,教她注重实验中大大小小的每个细节,“我的基本操作不错的,后来做试验做项目能够得到结果都是得益于张先生”。
基于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张滂教学时总是可以深入浅出,极富启发性。他讲课从来都是神态从容、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控时精确,深受学生欢迎。一般来说,讲义通常应在誉印社完成,但对于高等有机化学这门课来说,非专业人员刻写专业词汇、化学结构、外文片段等内容时,极易出现错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张滂不厌其烦亲自刻写。当学生们拿到散发着油墨味的讲义,看着上面工整的文字,其感受是难以言表的,对老师的育人精神钦佩之至。
晚年时,张滂已不再亲自带研究生、博士生,但仍亲身参与部分博士答辩会、专家咨询会等会议,有时还参加国家级的论证会,积极为国计民生献计献策。
1997年,北京大学学术报告(二排左二张滂)
热爱生活 平淡自然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科研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执着钻研的事业,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是支撑张滂一路走来的重要因素。
在张滂眼中,热爱生活是长寿之本,而用相机记录生活是张滂的心头所好。年幼在上海读书时,张滂便瞒着父亲买下一台相机,这台相机一直陪伴张滂走过几十个春秋。
张滂在开会之余自拍照片
张滂在开会之余自拍照片
张滂在开会之余自拍照片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加入了英国皇家摄影协会,晚年他还时常带着相机和家属四处旅行,拍摄大量风景照并留存在相册中。
张滂拍摄的兰花
张滂拍摄的风景照
张滂逝世后,遵其本人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并将其遗体捐献给红十字协会供医学研究使用。张滂和夫人严杜认为,医学院十分缺乏遗体来源,遗体捐赠可以对医学事业“有些作用”。
张滂夫妇在重庆北碚公园留影
张滂院士数十载的科研攻关有效推动了我国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程。如今,他的大部分学生活跃在国内外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他的谆谆教诲激励着学生们为祖国的化学事业努力奋斗。
张滂
(1917.8-2011.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机化学家
化学教育家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